首页 > 学习教育 > 正文 

【学习园地】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,他们会立刻辞职?人民日报发声了


更新时间:2018-08-29 16:26:00
“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,他们会立刻辞职的”“毕业4年,我换了13份工作”……网上有关年轻人频繁离职的文章不少,一言不合就“裸辞”“闪辞”。一些年轻人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,缺乏定力,频繁跳槽,希望以此来增加收入或是谋求高位。可是,工作换来换去的多,事业有所起色的少。



      年轻人有自信张扬、敢闯敢拼的一面,但也难免眼高手低、心浮气躁。有句话说得好:“有什么样的能力,就会匹配什么样的工作。”如果刚进入社会,就一心想着“身登青云梯”“出名要趁早”,也许很快就会陷入心态失衡的境地。


      不要忘了,学习与历练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,尤其是修炼一些管长远的“内功”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,从青年到暮年,一心研究核潜艇,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;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在年轻时苦心钻研量子物理,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,攻克了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”世界难题。可见,欲成大器,必先修“内功”。


       “修炼内功”、夯实基础是自古而来的道理。古人云:“学如弓弩,才如箭镞。”意思是,必须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,才华之箭方能射得更准更远。青年是人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刻,对知识、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较为快捷,因此也是修炼“内功”的最佳时段。与其牢骚抱怨、消极懈怠,或是挖空心思、投机取巧,不如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、练就一身过硬本领。


       修炼“内功”,非一朝一夕之事。所谓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,“厚积”是“薄发”的必要条件。北京人艺在建院之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排戏,而是下厂下乡。所有导演、演员、舞美人员都在工厂或农村体验生活了半年,与工人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,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。正是得益于深厚的生活积累,北京人艺的演出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。


       修炼“内功”,非轻而易举之事。面对光怪陆离、纷纷扰扰的世界,静下心、沉住气尤为不易。当下,“不求诸己、反求诸外”的现象并不罕见,有些人把大量精力放在应酬交际上,却不肯好好提升自己;有些人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钻研成功学上,却不愿去读一本名著经典……如此行为,实在本末倒置。长此以往,必定难成大器。


       修炼“内功”,非轰轰烈烈之事。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,伟大其实就孕育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之中。从小处着手、从小事做起,脚踏实地、日积月累,古往今来成大业者,莫不如是。


      说到底,那些真正的人生积淀、决定人生高度的东西,都是需要下苦功夫慢慢去丰富的。因此,年轻人与其焦虑不安,不如用心修炼好“内功”,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,如此才能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真正成为“闪光的金子”。

小编有话说

现在网上流行一种说法“年轻人干活得哄着,不能吵不能说,不然人家就辞职了”。小编认为,这并不是因为年轻,而是个人的心态问题,自负、浮躁、攀比都是罪魁祸首,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、大材小用,觉得自己能力比别人高,待遇却不如对方。年轻是值得骄傲的资本,因为精力充沛、学得快,年轻却不是可以挥霍的本钱,年轻人更应该沉淀自己,不断积累,经得起风霜,受得起磨难,历经坎坷才能有所收获。



来源: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08月28日19版,原标题:《不修“内功”,难成大器》|综合:人民网(ID:people_rmw)




Copyright © 2022 邯郸仲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 邯郸市丛台区和平路261号城投大厦5层 电话:(0310)3030619 冀ICP备1702935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