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学习教育 > 正文 

【学习园地】古训:做“大人”,存“小心”


更新时间:2018-06-29 17:27:00

小心,是谨慎之心

       谨慎能捕千秋蝉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谨言慎行是立足于世所必须具备的德行。

       《呻吟语》:“世间事各有恰好处,慎一分者得一分,忽一分者失一分,全慎全得,全忽全失。”

       朱熹说:“真正大英雄,都从战战兢兢、临深履薄处,做将出来。”

       这个世界彼此因果相连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一点失误,就能招致了不得的祸患。


        诸葛亮一生谨慎,唯有一时疏忽,用了马稷一次,招致街亭之败,间接导致了整个北伐事业的失败。

       曹操战胜袁绍之后,麾下猛将过千,谋士满百,志得意满,一时不察,赤壁之战大败而还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中言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意思就是: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,如果能始终如一,持之以恒,到最后还像开始的时候那么严格要求自己,那么他的一生就很平安,没有败事可言。

       “欲善终,须慎终”,人生如战场,做事要慎始慎终,不到最后绝不能掉以轻心。


小心,是耐烦之心

       曾国藩说:“决定成败的,不在高处,在洼处,不在隆处,在平处。”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,耐得住烦。

       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,处理过无数大事,大体都很得当,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,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,找出要害,把握关键。每次处理完了之后,还要总结经验教训,为下一次作参考。他自三十岁起,每日在日记里记录反省自己的过错,直到去世前几天也依然坚持不懈。这份毅力当真非常人能及。


       葛洪在《抱朴子》里说:“非长生难也,闻道难也;非闻道难也,行之难也;非行之难也,终之难也。”

       长生的道理很难懂,但是更难的,却是在那些具体的养生细节上,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。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里讲,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

        耐得住烦,在小事上肯下工夫去做,“大事”才能水到渠成。


小心,是谦逊之心

       《周易》谦卦里说,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”,意思是说,君子应该自甘卑下,克己养谦,以“谦”来约束自己。

       谦的反义词就是盈,就是满。而谦则是要我们永远都不能够自满,正因为永远不自满,所以还有能进取的空间。


       曾国藩早年在家乡读书的时候,班里有很多比他聪明的学生,这些人眼高于顶,不听老师教诲,还经常批评同学文章写的不好。

       曾国藩也经常被批评,但是曾国藩不恼,反而认真求教改正。到了最后考试,反而只有曾国藩一人考中。

       “山不辞石方能成其大”,一个人只有虚心接受外来批评建议,弯下腰来学习别人的长处,才能成为一个“大人”。

       古人说:“好说己长便是短,自知己短便是长。”

       喜欢夸耀自己的长处,这就是人的缺点。知道自己的缺点,那就是人的优点。虚心的人,才能更进一步。


(据“学国学网”微信公众号、党建网微平台)




Copyright © 2022 邯郸仲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 邯郸市丛台区和平路261号城投大厦5层 电话:(0310)3030619 冀ICP备17029354号-1